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,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

以后再说X
客服图标

全国服务热线:15923289911

新闻中心 NEWS CENTER

科尔沁左翼中升级后的垃圾投放点,正成为广州街头一景

分类: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:2022-04-02 9390次浏览

过去的一年里,广州市海珠区城管部门优化升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1476个,其中采用...

过去的一年里,广州市海珠区城管部门优化升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1476个,其中采用“一街一方案”打造了269座美观实用的厢房示范样板,高标准建设了145个星级投放点。


垃圾投放手不脏,垃圾厢房不会臭,如今,这些升级后投入使用的投放点,不仅便利了周边群众,还切实提高了他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。4月1日,小编在海珠区走访看到,一批批便民、智能、洁净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正成为街头一景。


装有镬耳式的山墙,配有青黑的黛瓦,灰青砖的墙体搭配着璀璨的满洲窗……行走在海珠区纺织路上,走近路边的一座“景点”仔细瞧,这竟是一个集分类宣传、分类投放、资源回收、环卫工作小憩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环卫驿站。


“半年前,我们结合草芳社区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,融入纺织公园及岭南历史文化元素,建成了这座包含生活垃圾投放区、回收分类投放区和环卫工人休息室等区域的综合环卫驿站。”滨江街道环境卫生监督检查所所长黄怀德介绍,新驿站一改以往垃圾投放点简易简陋、异味扰民、脏乱差的形象,为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投放分类提供了舒适便利的条件。


智能是这个驿站带给小编的感受。驿站配置了电子显示屏,循环播放垃圾分类视频和宣传标语,同时采用物联网技术,能够实现感应自动开闭投放口,垃圾桶满后系统会自动发送短信提醒环卫工人处理,还有称重设备实时统计垃圾投放重量,并在电子显示屏上公示。


类似的垃圾分类投放点优化案例在海珠区并不鲜见。在海珠区的145个垃圾分类星级投放点中,昌岗街中旅侨苑垃圾分类投放点原属于“后进生”。中旅桥苑建于2000年,有715户住户,昌岗中社区居委会主任梁君炜介绍:“早期小区的公共设施比较简陋,缺乏有效的维护管理,垃圾投放混乱、容器放置不规范、异味等问题比较突出,小区居民对参与垃圾分类投放的积极性不高。”


4月1日,小编在中旅桥苑门口看到,升级后的厢房式投放点实现了“投放看不到垃圾、路过闻不到异味”。误时投放点采用红外感应开关,市民无需触碰投放口,靠近即可自动打开,定时投放点采用脚踏式开关,大大减少疫情期间病媒接触的风险。厢房内还配有紫外线除臭杀菌装置,有效防止异味散播。


垃圾分类投放点由“邻避”变为“邻利”,海珠区的这批垃圾分类投放点是如何实现优化升级的?海珠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分类科副科长何迎敏告诉小编,他们在分类投放点的选址、设计和日常管养三个阶段都下足了功夫。


据介绍,在选址阶段,海珠区各街道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,以垃圾分类联席会议为平台征求群众意见,对全区分类投放点全面排查梳理,建立“一社区一档案”,根据居住小区的空间布局、人口、垃圾产生量等因素,因地制宜、合理确定投放点选址和建设方案。


在设计阶段,海珠区将垃圾分类投放点施工改造与社区容貌品质提升、社区微改造结合起来,让投放点融入社区景观,巧妙地把垃圾桶“藏”起来,让街角分类投放点变身为街角“口袋公园”。同时,用科技赋能,提升硬件设施智能化体验,有部分小区引入了垃圾分类破袋机器人,实现厨余垃圾零接触。


在日常管养阶段,海珠区围绕投放环境、点位管养、桶点保洁、垃圾清运、桶边指导等关键环节,制定标准化、流程化操作指引,加强投放点日常管养维护,有效保障投放点及周边环境卫生质量,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和社区建设中来。


如今,海珠区优化升级后的1476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变成了便民、智能、洁净的街头一景,既满足了群众的日常垃圾投放需求,也受到了他们的普遍认可和好评。